莫尔斯比港(Port Moresby,港口五字代码:PGPOM)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都,也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第一大城市。
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东南,巴布亚湾东岸,港市之西南,临珊瑚海。西距托雷斯海峡348海里,北距莱城港992海里,至拉包尔945海里,东距基埃塔港670海里,霍尼亚拉港848海里;后方与内陆腹地联系尚无铁路,只有公路,有国际机场。港口在海湾沿岸建有敞开式的突堤和顺岸码头,但多数较浅,中级以上泊位有4个,它们是港区南部的“T”突堤,长213米,宽18.2米,外边前沿在低潮时水深7.6米,潮升可达4.4米,可靠泊2艘远洋船只;内侧低潮时水深3.8-4.5米,可靠泊2艘沿海中级船只;北部新港区已建有4号集装箱泊位顺岸码头,长125米,前沿低潮水深10.6米,潮升3.6米。码头上有仓库4座,总面积5110平方米,堆场面积2.84万平方米。
输出橡胶、椰子、木材、铜矿砂等。有定期海空航线通澳大利亚的悉尼。
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PORT MORESBY),位于巴布亚海岸中央省境内,总面积253平方公里,总人口41.0954万(2011)。
莫尔兹比港以欧文斯坦利山脉为屏障,两面环水,一面是天然良港费尔法克斯湾,另一面是珊瑚丛生的大海,山水相依,港湾套港湾,美不胜收。
莫尔斯比港(英语:Port Moresby;巴布亚皮钦语:Pot Mosbi)位于新几内亚岛东南巴布亚湾沿岸,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都。据2009年的统计,城市人口为307,643。
几个世纪前Motu-Koitabu人早先在这片土地上定居,第一位到此地的西方人是1873年到此的约翰·莫尔兹比船长,取名莫尔兹比港是为了纪念船长的父亲海军上将费尔法克斯·莫尔兹比爵士。
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信息部关于世界各大城市的调查,莫尔兹比港是世界上最不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位列被调查140个城市的第137位)
虽然莫尔斯比港被中央省环绕着也是该省的首府,但是作为首都的莫尔斯比港并不属该省管理,而独自形成了国家首都区莫港行政上分为七个区及远郊大小数十个村镇。其中港湾区(PORT MORESBY)布罗科区 (BOROKO)及霍霍拉区(HOHOLA)等区为商业中心;政治与文化中心相对集中在韦盖尼区(WAIGANI),政府各主要部委办公大楼、国会大厦、最高法院、国家博物馆、档案馆、艺术展览馆、国家图书馆、农业银行、邮政总部、巴新大学、行政学院、市政厅、总理府、国宾馆、我援建的韦盖尼体育中心及各国驻巴新使团等,均毗邻坐落于此。
莫港热带自然风光迷人,人称无处不树,无处不花,无花不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令人神往,前往巴新观光旅游的外国人一年多于一年,莫港作为巴新的窗口城市应接不暇。 莫港地处海湾和山麓间一块狭长的平原。城市周围有大片的种植园和养殖试验场,出口椰干、咖啡、橡胶、胶合板、木材和黄金等。主要工业有酿酒、烟草加工、伐木、水泥制造和手工艺品生产等。莫港属热带气候,年均气温在24°C至34°C间,季节性变化小。年均降水量为1197毫米。每年5月到10月为旱季,12月至3月为雨季,4月和11月为过渡期。雨季时几乎每天下雨,气温较高;旱季时较为舒适,早晚如北京的初秋时节。莫港是巴新中央政府所在地,是全国政治中心。国家博物馆、首都植物园、巴新大学、国家研究所和一些大型体育场馆均设在此地。巴新全国性的两家日报《国民报》和《信使邮报》以及国家广播公司、EMTV电视台(私营)总部均设在该市。
莫港平均海拔200米,虽地处沿海,但气候偏干燥,遇大旱年份市区周围山峦呈现出一片片棕黄色。年平均气温在21至32℃之间,每年大体经历旱雨两个季节。五至十一月份受“贸易风”影响,东南风持续不断,降雨量较少,气候凉爽。十二月至来年四月,受季风影响,常刮西北风,闷热多雨,白天气温最高可至38-39℃。全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受上述自然及地理等因素制约,莫港地区林木相对稀少,但连绵的丘陵草原茫茫,植物茂盛,常年花开不败,争奇斗艳,香飘万家。
莫港基本上仍是个商业城市,制造和加工业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规模。大中型商业企业均由外国人控制,外国货充斥市场,物价昂贵,98年消费指数与日本东京持平,通货率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市郊村落居民至今仍以传统方式谋生。由于全国每年都有大批游民涌向首都地区,在市郊乃至市区占地搭起的鸡窝式住房到处可见,破坏了市容,大煞郊区自然风景,给市政建设和发展规模带来了麻烦。据估计,92年莫港常驻人口中,无业人员在50%以上。鉴于巴新目前尚未建立失业劳保制度,上述人员已成为导致首都地区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的根本因素。
1873年,英国船长约翰.莫尔斯比(JOHN MORESBY)在沿巴布亚海岸探险航行之际发现此天然良港,欣然命名位莫尔斯比港,并以其祖父费尔法克斯(FAIRFAX)的名字命名该港所在的港湾。此后,英国传教士和商人接踵而来,纷纷在费尔法克斯港湾附近的村庄建立落脚点,逐使着一带成为小城镇。
20世纪初叶,英国将巴新的巴布亚殖民地交由澳大利亚管理,莫港应运成为该殖民地的统治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莫港曾是澳大利亚北部抗击日本侵略的前沿战略基地。
1971年,巴新自治政府宣布莫港为城市,并成立了第一届市政委员会。74年,自治政府决定,巴新独立后,首都将设在莫尔斯比港,并将该地区从原中央区划出。83年,莫港首都地区临时委员会成立。
莫港现已成为一个新兴的中等城市,巴新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其交通、运输及网络信息,无论在南太地区,还是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均位居前列。莫港的码头可直接停靠万吨级以上的货轮;电讯网络与100多个国家的几百个城市通联;杰克逊斯国际机场可降各种大型客货机,巴新民航与北美、大洋州及欧亚各主要干线相连。
莫尔斯比港的自然景观和气候条件都十分优越,但其不大优良的治安状况、不注重环保导致的空气污染、与城市状况不相符合的昂贵物价,都使其难以成为世人向往的热带旅游胜地。自然景观之外,莫尔斯比港还有一些值得一观的建筑物,其中以巴布亚新几内亚议会大厦为代表,议会大厦饰满立体绘画和雕刻的正面墙壁,就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过去与未来的写照。莫尔斯比港的国家博物馆、首都植物园等处,也是该市的重要景点。土著文化是莫尔斯比港又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处,热烈的歌舞、原始的面具、古老的仪式,这是莫尔斯比港的最本质的表达。
莫尔斯比港汇集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丰富物产,又靠近澳大利亚,因而货物并不十分缺乏,只是物价稍高。莫尔斯比港Boroko区有Tabati Place百货大厦,可以买到日常用品和其他商品。巴布亚新几内亚部族众多,这也造就了它艳丽斑斓的手工艺品制作,取自海洋的贝雕、美丽的珍珠饰品、清新木材制成的雕刻和梳子等用品、原始纯朴的陶器、原用于祭祀的面具、优质的渔具等五花八门的工艺品,在城内市场就可买到。
莫尔斯比港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都,也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第一大城市,背倚欧文·斯坦利山脉,市郊濒临海湾,城市中高大的热带林木随处可见,鲜艳的各种花朵全年盛放,景色优美。
莫尔斯比港与中国山东省会济南建交。
港口详情 | |
---|---|
港务局 | PNG Ports Corporation Ltd. |
地址 | PO Box 671 Port Moresby Papua New Guinea |
电话 | 321 1400 |
传真 | 321 2440 |
800电话 | |
UNLOCode | PGPOM |
港口类型 | 海港 |
港口尺寸 | 中 |
最大吃水 | 12米 |
基本信息 | |
---|---|
进港的第一个港口 | 是 |
需要提供预计的到港时间 | 是 |
公布 | |
航图 | |
医疗设施 | 是 |
码头特征 | |
---|---|
码头大小 | 小 |
庇护 | 好 |
最大船只尺寸 | 超过500英尺长 |
码头类别 | 天然沿海 |
转弯区 | |
抓地良好 |
入口限制 | |
---|---|
潮汐 | |
高度限制 | |
骤升 | |
其他 | 是 |
水深 | |
---|---|
航道 | 46 - 50 英尺 14 - 15.2 米 |
货运码头 | 26 - 30 英尺 7.1 - 9.1 米 |
平均潮 | 6 英尺 |
油堆场 | 46 - 50 英尺 14 - 15.2 米 |
引航 | |
---|---|
义务 | 是 |
可用的 | 是 |
适当的 | 是 |
当地协助 |
拖船 | |
---|---|
协助 | 是 |
打捞 |
检疫 | |
---|---|
无疫通行证 | 是 |
其他 | 是 |
除鼠证书 |
通讯 | |
---|---|
电话 | 是 |
无线电 | 是 |
空运 | 是 |
电报 | 是 |
无线电电话 | 是 |
铁路 |
装载卸货 | |
---|---|
码头 | 是 |
地中海停泊(Med-Moor) | |
冰 | |
锚 | |
海滩 |
升降机及起重机 | |
---|---|
100吨以上升降机 | |
50-100吨升降机 | |
25-49吨升降机 | |
0-24吨升降机 | |
固定式起重机 | 是 |
流动式起重机 | 是 |
浮式起重机 |
港口服务 | |
---|---|
靠岸 | 是 |
电器维修 | |
蒸汽 | |
电力 | |
导航设备 |
补给 | |
---|---|
食品 | 是 |
燃油 | 是 |
码头 | |
水 | 是 |
柴油 | 是 |
发动机 |
维修,船坞,铁路及其他服务业 | |
---|---|
船舶修理 | 有限 |
海洋铁路大小 | 中 |
消磁 | |
干船坞尺寸 | |
污压载水 | 是 |
垃圾处理 |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