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港(Port of Dongshan,港口代码:CNDSN)位于福建东山县东山岛东北部的东山湾内,地处厦门、汕头两特区之间。
简介
-
东山港位于福建东山县东山岛东北部的东山湾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0′,北纬23°44′。地处厦门、汕头两特区之间。距厦门港77海里,汕头港73海里,澎湖98海里,香港210海里。
-
东山(古称铜山)是福建第二大岛,明朝时有海外贸易,并设海防水寨。民国13年(1924年),曾在铜陵建驳岸码头150米。
历史
-
1960年在东山岛北端与云霄县陈岱海峡之间的八尺门渡口建起八尺门海堤,使东山岛与大陆相连,港口公路与闽粤公路相通,经济腹地也从本岛延伸至闽南三角地带,并成为漳州市对外贸易窗口。
-
1965年,在铜陵建石砌驳岸泊位3个,长156米;1968年,在大铲向阳南北堤建石砌驳岸泊位3个,长100米;1976年,在西埔和冬古建石砌驳岸泊位5个,长345米,乘潮均可顺岸靠泊100吨级船。其中西岐泊位于1986年改建成靠泊500吨船的泊位。铜陵有仓库1673平方米,装卸机械6台,港作船1艘;冬古有砂堆场15000平方米;大铲有盐堆场80平方米。
-
改革开放后,东山港先后被批准为对外开放二类口岸,对台贸易船舶停靠点,设台湾同胞接待站。东山县成为外向型经济创汇农业试验区,促进了港口建设。1983年,分别在八尺门和大铲村建栈桥式100吨级泊位1个,长16米和直立式100吨级泊位1个,长27.8米。1985~1987年,在铜陵西侧建成水泥高桩梁板5000吨级硅砂专用泊位1个,杂货泊位1个,共长273米,宽17.5米,高程5米。有三座引桥和引堤,拥有砂库898平方米,货库2026.3平方米,综合大楼2212平方米,堆场1.18万平方米,配置有装船机、输运机等55台。1986~1987年,在铜陵鹭芝礁建成水泥桥墩式3000吨级石油专用泊位1个,可靠泊3000~5000吨级油轮,配置了输送管道、消防系统、油库等设施,储量达1万立方米。附近还建有渔业码头及装卸、冷藏、仓库、补给等设施。
-
东山港现有铜陵、冬古、大铲、宫前4个作业区,分散在本岛东西侧,以铜陵为主要港点,港域西起海军码头,东至澳雅头旧港池,北从新建硅砂码头起,南至观音山北面公路,面积1.01万平方米;水域北起白屿和尾涡屿连线,东南至湾口的塔屿南端与铜陵镇东南连线止,面积1580万平方米;全港货物吞吐量:1985年为27.14万吨,1989年为44.83万吨。
港口详情
|
港务局
|
Dongshan Port Authority
|
地址
|
Port Administration Office Shipping Building Dongshan Port, Fujian 363401 China
|
电话
|
|
传真
|
|
800电话
|
|
UNLOCode
|
CNDSN
|
港口类型
|
海港
|
港口尺寸
|
小
|
最大吃水
|
|
基本信息
|
进港的第一个港口
|
|
需要提供预计的到港时间
|
|
公布
|
|
航图
|
|
医疗设施
|
|
码头特征
|
码头大小
|
|
庇护
|
|
最大船只尺寸
|
|
码头类别
|
|
转弯区
|
|
抓地良好
|
|
装载卸货
|
码头
|
|
地中海停泊(Med-Moor)
|
|
冰
|
|
锚
|
|
海滩
|
|
升降机及起重机
|
100吨以上升降机
|
|
50-100吨升降机
|
|
25-49吨升降机
|
|
0-24吨升降机
|
|
固定式起重机
|
|
流动式起重机
|
|
浮式起重机
|
|
维修,船坞,铁路及其他服务业
|
船舶修理
|
|
海洋铁路大小
|
|
消磁
|
|
干船坞尺寸
|
|
污压载水
|
|
垃圾处理
|
|